你的位置:
  • 首页>
  • 读后感>
  • 苏格兰玛丽女王读后感(集锦7篇)
  • 苏格兰玛丽女王读后感(集锦7篇)

    发表时间:2025-01-19 19:36:53

    阅读完《苏格兰玛丽女王》后,大家或许会有许多感悟。这时,写下读后感尤为重要。若你还在思考,可以参考以下小编整理的7篇精选读后感,希望能为你提供灵感和帮助。

    苏格兰玛丽女王读后感 篇1

      传记文学的精彩,就在于人的一生可以浓缩在几百张书页中。在这几十年的岁月中,得意的、失意的、精彩的、困顿的,人生的种种,只换作了一个俯视的角度去观看,就变成了几幕简单的舞台剧。

      一个人的命运,放在历史的舞台上,是多么渺小,而时间是最好的解说者,几十年还是几百年以后的旁观者,借着传记的火光,可以看到所有命运跌宕起伏的枝节脉络,这不能不说是一件神奇的事。 关于苏格兰,除了风笛、格子裙之外,知晓的真地是不多,那个位于英格兰北部的岛国,留给人的印象是苍凉和悲壮的,这样的印象和风笛有关,还和那部《勇敢的心》的电影有关。 不说玛丽斯图亚特和伊丽莎白之间的恩怨了,书里已写得相当清楚。

      关于玛丽斯图亚特,全书看完,有一个个人体味的影像。她好象是一只有着丰华美丽翅膀的蝴蝶,在她25岁之前的青春岁月中,她自由、丰美、高贵和幸运。她翩然飞舞着,快乐、美丽、到处受人欢迎,让人倾慕。但是她轻率和冲动,她这样的性情,如果是一个平常的'女子,牺牲的仅仅是爱情或者婚姻,但她是头顶王冠的女王,置身于政治的旋涡的中心,于是悲剧在不远处等着她了。 25岁之后的玛丽斯图亚特依旧丰美、高贵,但她已失去了最宝贵的自由,幸福也不再眷顾于她,她颤动的双翼依然美丽但已无力飞翔,她日夜想着挣脱,但身上的枷锁越来越紧,直到把她送上不归路。

      在玛丽斯图亚特的命运中,伊丽莎白是不容忽视的主角,两个女人,一场纠缠了几十年的战争,然后是两个完全迥异的命运。整个作品的风格,是介于史实陈述和小说之间的,但关于女性心理有着较长篇幅的描写,茨威格的语言因为熟悉和喜欢的,所以读起来还是比较从容。

    苏格兰玛丽女王读后感 篇2

      关于玛丽斯图亚特,全书看完,有一个个人体味的影像。她好象是一只有着丰华美丽翅膀的蝴蝶,在她25岁之前的青春岁月中,她自由、丰美、高贵和幸运。她翩然飞舞着,快乐、美丽、到处受人欢迎,让人倾慕。但是她轻率和冲动,她这样的性情,如果是一个平常的女子,牺牲的仅仅是爱情或者婚姻,但她是头顶王冠的女王,置身于政治的旋涡的中心,于是悲剧在不远处等着她了。 25岁之后的玛丽斯图亚特依旧丰美、高贵,但她已失去了最宝贵的自由,幸福也不再眷顾于她,她颤动的双翼依然美丽但已无力飞翔,她日夜想着挣脱,但身上的枷锁越来越紧,直到把她送上不归路。

      1561年,苏格兰还是个未开化的国家,当年轻的苏格兰女王从法国回到苏格兰时,起初她的人民非常高兴见到她,她的丈夫法国国王死了,现在他需要一个新的丈夫,可是玛丽,这位苏格兰女王是个天主教徒,而当时大多数苏格兰人都是新教徒,当时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生也是为新教徒,在那个年代,人们都乐于为他们自己的教会而战,并不惜献出生命。

      看着老师为我们记得笔记,让我们走入这本书。

      在玛丽斯图亚特的命运中,伊丽莎白是不容忽视的主角,两个女人,一场纠缠了几十年的战争,然后是两个完全迥异的命运。整个作品的风格,是介于史实陈述和小说之间的,但关于女性心理有着较长篇幅的描写,茨威格的语言因为熟悉和喜欢的。

      玛丽既美丽又聪明,她热爱生活,喜欢冒险,也热爱人民,或许他的人太多了,人们说她又狂又坏,认识她是危险的。

      1587年,玛丽坐在英格兰的肤色林黑城堡里,疲惫而忧伤,现在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囚徒,不久前被送上断头台,他拿起笔开始给他的儿子詹姆斯——现在的苏格兰国王写信,这就是他一生的故事。

    苏格兰玛丽女王读后感 篇3

      苏格兰玛丽女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智慧、勇气和坚韧精神令人敬佩。

      苏格兰玛丽女王,这位历史上的传奇女性,她的生活故事被多次改编成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向世人展示了她的坚韧、智慧以及在政治和个人生活中的挣扎与抉择。她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从出生在法国到成为苏格兰的统治者,再到最终的悲剧结局,她的故事跨越了宫廷阴谋、婚姻纷争等多个层面,展现了她在逆境中的.成长与奋斗。

      玛丽女王的智慧和魅力,以及她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勇敢,都让人感到敬佩。她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她从未放弃,始终保持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她的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性、爱情、权力与责任的深刻探讨。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传奇女王的内心世界和她所面临的种种选择,感受到她在政治和个人生活中的挣扎与成长。

      尽管玛丽女王的命运最终以悲剧收场,但她的形象和精神将永远留存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人们也可以通过智慧、勇气和坚持,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梦想。苏格兰玛丽女王的一生,是一部关于勇气、爱情和个人成长的生动史诗,她的故事将继续激励着后人,成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苏格兰玛丽女王读后感 篇4

      苏格兰女王玛丽,从历史的角度比同时代很多电影都要优秀,却又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戏剧故事,因为观众从情感上特别希望她能奋起逆袭打败敌人或至少为盟友拯救,可她一败再败不断陷落,这里的确存在真实的玛丽并不超级性格偏弱,优柔寡断迟疑不决才让佞臣们占据了上风,不巧刚好又是强女达人凯瑟琳赫本所不擅长把握的角色类型,而作为补偿的浪漫情戏似乎也不太能够打动人。

    苏格兰玛丽女王读后感 篇5

      茨威格的人物传记,是非常有特色的,用的语言仿佛有魔力一般,总是在简单的话语里藏有极为丰富的感情,让人一读再读,一再品味。在那看似枯燥而又无聊的史料背后,茨威格能写出当事人的内心和情绪波动,让历史人物显得生动而又活泼,仿佛读者们变成了第三只眼睛的存在,从高处从时间的远处回看这一切,而且如此清晰和灵动,犹如事件的亲历者一般,站在历史人物的生命长河中但却不湿鞋袜。这次读的是《苏格兰的女王》,连续几天看完,中间舍不得放下,读完后回回味良久,忍不住想动笔写几句。

      玛丽·斯图亚特拥有极为高贵的出身,父亲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母亲是法国公主,一降生就成为苏格兰命中注定的女王。六岁被送往法国宫廷当作太子妃养育,与弗朗索瓦二世成婚。在法国的生活优渥,无忧无虑,奢侈而又富丽堂皇,玛丽·斯图亚特深受艺术和文学的熏陶,情感丰富,才华横溢,唯一遗憾的是,她虽然贵为女王和皇后,但并未真正与政治接触,只是权力游戏中的一枚棋子。当她亲手开始玩弄权力游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手生的厉害,天生带有王冠但并不等于天生就会把玩这场游戏。

      弗朗索瓦二世即位后,玛丽·斯图亚特身份更为高贵了。拥有都铎血脉的她不到二十岁,但头上已经有了三顶王冠——苏格兰女王,法国王后,英格兰的继承人(彼时伊丽莎白一世作为新教徒同时又作为英格兰女王并不被信仰天主教作为唯一正统的其他国家和贵族所认可,其他国家以及英格兰国内支持玛丽·斯图亚特继承权的不在少数。而她亦自认为英格兰的正统唯一继承人,并使用了英格兰的王家徽章,唯一没做的就是将伊丽莎白一世头上的王冠抢过来)。这个时候的玛丽·斯图亚特还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人生已经来到了最为灿烂的顶峰,余下的生命轨迹就像过山车一样,已经从最高顶一路狂跌,而这疯狂下行的过程猝不及防,惊心动魄。

      青梅竹马的丈夫去世之后,此后伴随玛丽·斯图亚特的有疯狂的爱情,无脑的冲动,默认的阴谋,被掠走强暴的戏码,间谍行动,伊丽莎白一世的虚情假意,无处不在的圈套以及玩弄法律的权力之手,最后等她的是断头台。如果她的政治觉悟能稍微敏锐一些;如果她没有纵容情人博斯韦尔谋杀第二任丈夫;如果她没有一股脑热情将自己作为对方的爱情奴隶;如果她没有那么轻率、轻信、高傲和倔强……

      如果,可惜的'是这些都是如果……

      平叛失败之后她被苏格兰的贵族们抓住,游街示众,受尽屈辱,这与乔治·马丁的《权力的游戏》中瑟曦被判赤身裸体游街的桥段何其相似。在权臣的忽悠之下,苏格兰女王只能退位,被幽居在一个城堡中。未曾死心的她开始了又一次的挣扎与反抗,想尽一切办法从城堡中逃脱出来(有各种传说,有的还极为罗曼蒂克),心甘情愿进入了伊丽莎白一世的手掌心,匆匆忙忙从狼窝进入虎穴。她不可能想到,与自己亲亲热热互称姐妹的伊丽莎白一世会变脸,软禁她将近二十年。而这时的她,只不过二十五岁而已。

      而她不知道的是,所有的好运气离她而去,余下的岁月只不过是等着脖子上的套索逐渐收紧罢了。这里套用茨威格形容另一位被砍头的玛丽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那时候她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成为伊丽莎白一世的”客人“之后,也给伊丽莎白一世带来了难题,导致这位英格兰的女王考虑了二十年都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伊丽莎白一世想去掉这根眼中钉但是又不想脏了自己的手,二十年里都没找到合适的理由):好吃好喝的款待着,但是不能离开英国半步;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但又被当作流亡的女王尊崇着。

      这样的日子里,玛丽·斯图亚特也没有消沉反而斗志满满,秘密的间谍活动从未停止,试图内外联系寻找帮手的活动永不停息,在这优渥的牢笼中编织着自己的未来。然而又一个看不见的大坑在等着她,一系列的骗局和圈套都在等着她,最终将她带到了被砍头的终点站,四十五的玛丽·斯图亚特走完了任性而为、无比精彩而又潦草结局的一生。

      历史就是如此的搞笑和荒诞。那些她生前表示支持和援助的天主教国王们,在她死后就偃旗息鼓了,谁也没有为其出声,就连亲生儿子为了未来英格兰的王位都没有为其争取,倒是她从来不识面目的苏格兰民众因自己的女王被外国婆娘砍了头而激愤不已,但是那又如何?

      玛丽·斯图亚特,在历史上留下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笔拥有极为鲜明的个人特色,她不是大善大恶之人,但因为自己的恋爱脑和与生俱来的高傲在与伊丽莎白一世的权力游戏中被砍掉了脑袋——辉煌的开始,悲剧的结局。在这场游戏中,她一直在单枪匹马斗争,却越勇越挫又越挫越勇,在力量悬殊的斗争中从未胆怯过。她又总不长记性,轻信对手的每一次谎言,总是一股脑激情上脑,朝着下一个目标热情满满地开始行动,走入更不可转圜的绝境。

      可以说,回到苏格兰之后每一步都是她自己选择的,没有什么能阻止一位恋爱脑的女王去做作死的事情,就像喝醉酒的司机在深夜驾驶一辆高速奔驰的汽车,一股脑将自己连同身边人的命运扎进了无底的深渊。如果你看着那副流传很久的画像,很难想象这位温柔、亲切带有孩子气的优雅女王,会有如此波澜壮阔却又如此无法挽回的悲剧人生。

      那个时候恋爱脑的男男女女如此之多,然而为何只有她落得如此这般结局呢?回头去看的话,从什么时候开始,命运收起了笑脸,对其开始冷眼相对了呢?不知道在最后一刻,她回望自己的一生,又有何感想?

      这一切的疯狂,都从遇见博斯韦尔的那一天开始……

      也许,开始的更早。

    苏格兰玛丽女王读后感 篇6

      苏格兰玛丽女王是一位既聪明又美丽的好女王,她喜欢冒险,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可她的一生十分凄凉,十分悲惨。

      1561年,苏格兰还个未开化的国家,当年轻的苏格兰女王从法国回到苏格兰时,起初,她的人民正常高兴见到她。她的丈夫—法国国王死了,现在,她需要一个新的丈夫。可是玛丽,这位苏格兰女王是个天主教徒,当时大多数的苏格兰人都是新教徒。当时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也是位新教徒。在那个年代,人们都乐于为他们自己的教会而战,并不惜献出生命。

      年轻的苏格兰女王该嫁给谁呢!谁是她的朋友,谁是她的敌人?玛丽女王既聪明又美丽是位不可多得的好女王,她热爱生活,热爱冒险,也热爱她的子民。或许,她爱的人太多了。

      1587年,玛丽女王坐在英格兰的福瑟临黑城堡里,疲惫,又忧伤。现在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囚徒,不久将被送上断台头。她拿起笔开始给她的儿子詹姆斯—现在的新苏格兰国王写信,这就是她一生的故事……这位好女王的凄凉人生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应向她致敬。

    苏格兰玛丽女王读后感 篇7

      苏格兰玛丽女王是一位既聪明又美丽的好女王,她喜欢冒险,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可她的一生十分凄凉,十分悲惨。

      1561年,苏格兰还个未开化的国家,当年轻的苏格兰女王从法国回到苏格兰时,起初,她的人民正常高兴见到她。她的丈夫—法国国王死了,现在,她需要一个新的丈夫。可是玛丽,这位苏格兰女王是个天主教徒,当时大多数的苏格兰人都是新教徒。当时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也是位新教徒。在那个年代,人们都乐于为他们自己的教会而战,并不惜献出生命。

      年轻的苏格兰女王该嫁给谁呢!谁是她的朋友,谁是她的敌人?玛丽女王既聪明又美丽是位不可多得的好女王,她热爱生活,热爱冒险,也热爱她的子民。或许,她爱的人太多了。

      1587年,玛丽女王坐在英格兰的福瑟临黑城堡里,疲惫,又忧伤。现在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囚徒,不久将被送上断台头。她拿起笔开始给她的儿子詹姆斯—现在的新苏格兰国王写信,这就是她一生的故事……

      这位好女王的凄凉人生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应向她致敬。

      拓展:

      苏格兰玛丽女王:

      玛丽·斯图亚特(1542~1587年),出生一周后便即位为苏格兰女王。1552年同法国王子法兰西斯结婚。1560年,夫死,次年返回苏格兰亲政。信仰天主教,为苏格兰贵族和加尔文教徒所不满。1567年被废黜,次年逃入英格兰,后西班牙国王勾结英格兰天主教势力,图谋扶持她夺取英格兰王位。事情泄漏之后,为英女王伊利莎白一世处以死刑。

      1587年2月8日,苏格兰的玛丽女王被伊丽莎白一世下令处死,玛丽的罪名是“叛逆”。据伊丽莎白的大臣沃尔辛厄姆的审讯,玛丽参与了以安东尼·巴宾顿为首的西班牙和天主教势力的阴谋。

      沃尔辛厄姆是女王枢密院的大臣,他为创立密探机关费尽了心血。考虑伊丽莎白王位的安危,他屡次要求女王下令处死玛丽,后者总是迟疑不决。这一次,沃尔辛厄姆宣称掌握了确实的证据,再次逼女王签署命令杀死自己的皇亲。

      事后,女王曾表示反悔,责骂臣僚欺骗了自己,也有人怀疑沃尔辛厄姆是伪造凭证,玛丽是无辜的受害者,苏格兰的玛丽在法庭上则公然否认自己有罪。

      苏格兰的玛丽女王又叫玛丽·斯图尔特,其血统来自玛格丽特·都铎。她是苏格兰的国王詹姆斯五世和法国王族盖斯的玛丽的独生女。盖斯的玛丽与亨利八世是亲姐妹。1542年12月1日,玛丽出世后6天就成为苏格兰女王。

      1548年玛丽去法国,10年后与法国王子弗兰西斯结婚,达成苏格兰和法国王室联姻,并附有秘密协议,如果玛丽死后无嗣,苏格兰即归并于法国。1559年玛丽与弗兰西斯共同举行加冕典礼。

      1560年弗兰西斯去世,法国继位者查理九世赶走盖斯家族的势力。次年,玛丽只得返回苏格兰,接受长老会教。1565年玛丽再嫁天主教表兄亨利·斯图尔特,即达恩利公爵,这表示玛丽在觊觎王座。

      达恩利是一个笨弱的纨绔公子,婚后不久就与玛丽不和。玛丽还偷偷地与意大利音乐家戴维·里齐奥勾勾搭搭,1566年3月事泄,达恩利在一次晚宴后带人冲入玛丽的寝室,把里齐奥杀死。

      1567年2月玛丽的丈夫达恩利在爱丁堡外一栋宅第中死去,这栋房屋是被火药炸毁的,达思利事先有所警觉,企图在爆炸前逃开,但只走了几步,便陈尸在花园中,尸体完好,仿佛是被窒息身死的。

      玛丽女王的新欢是博斯韦尔伯爵,她深恨自己的丈夫杀死戴维·里齐奥,而博斯韦尔又休了妻子,这样一来,谁是杀人的元凶是昭然若揭的。事态的发展出奇地快,玛丽与博斯韦尔公开地形影不离。5月中旬,两人正式结婚。玛丽等于不打自招。

      玛丽干的傻事还在后面。不久,苏格兰掀起大乱,新教徒乘机起兵反对玛丽,苏格兰女王兵败卡伯里,被俘后遭监禁。几经波折,玛丽逃到英格兰来求助于姐姐。玛丽被软禁在英格兰各地16年,最后还是上了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