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首页>
  • 作文>
  • 写景的散文名家名篇摘抄(集锦5篇)
  • 写景的散文名家名篇摘抄(集锦5篇)

    发表时间:2025-02-17 20:00:00

    散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常见的文体,它不拘泥于音韵和排比,形式自由,毫无限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散文,下面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写景散文名家名篇,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

    写景的散文名家名篇摘抄 篇1

      小时候喜欢看天上的星星,更喜欢观赏天上的月亮。月亮在我童稚的心中留下了美妙而深湛的印象直至今日。

      我读中学的时候正是港台歌曲流行的时代,我也是其中的忠实的迷恋者之一。听歌往往听得如醉如痴,很多时候陶醉在音乐的美伦美奂的世界里难以自拔。别的不说,且说几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吧,借以来追慕一下逝去的时光。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在记忆的内核里往往有些代表的事物,这代表性的事物成了记忆的核心和典型,以它为中轴向着周围蔓延或者辐射,慢慢地在心版上重新描画过去的蓝图。我们爱听经典怀旧的歌曲我想其中的原因大约也在于此吧,除了这歌词的精妙,曲调的优美引人入胜外,更重要的是它唤起了我不少过去的经验与美好的记忆。时光尽消逝,人事尽变化,音乐却常常使人沉浸到迷人的魅力的境界中去。

      关于月亮的歌曲最喜欢徐小凤的那首《明月千里寄相思》,歌词已是很美,乃晚唐大诗人李义山的佳作。曲调亦很悠扬,又经了徐小凤的低沉而又富于磁性的特殊嗓音来一唱,简直使人听之能达到忘我的境地。这首歌我不知道反复听了多少遍,真可谓百听不厌,每听一遍都会有新意,那想象的翅膀都仿佛能与空中的飞鸟比翼齐飞。想象在千里之外的亲朋戚友此时正在那里做些什么呢?在如水的月光里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宁静安祥与舒适,您灵魂深处最纤敏的那一根神经似乎是被音乐的分子注入了麻醉的针剂,忘记了忧愁不快与烦恼和尘世的劳辛,彻彻底底地沉入到了忘我的心境中去。

      另一首咏月亮的佳作就是邓丽君的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它与《明月千里寄相思》堪称是歌月的双璧。邓丽君那甜美的歌喉,独特而又扎实的唱功把这首歌演唱得可谓淋漓尽致了。真令人有绕梁三日余音未绝之感。听后耳畔每每会想起那动人的优美的旋律,遥想着远方的情人,诉说着无尽的相思与爱恋。成为了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许多后来的歌星所翻唱,广为流传,久唱不衰。这都是月亮带给音乐人创作的灵感,使得他们有了发挥想象的创作的空间。

      对于月亮的喜爱由小时候的单纯的喜爱看天上的月亮,听了月亮的歌曲可更加对月亮有了深挚的爱,也加深了对月亮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曾经努力地向着古今中外的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中去搜寻去欣赏。印象最深的是苏轼那首咏明月的“但愿人长久,千里更婵娟。”的词章,将明月的神态写得淋漓尽致,风韵悠长。每次诵读与追忆都会激发起渺远而绵密的想象,此词也就成为了写月的千古不朽之作。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描写静谧如水的月光很有独到的.诗意。以清华园的荷塘为背景写出了月光的绮丽纤浓的美。这里月亮得到了升华而具有了普遍的美学的意义,在不同的情境的背景之下也具有了不同的美感。周作人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做《中秋的月亮》,写他一日在归家时见了昏黄的残月遥挂在蔚蓝的天空里令他觉得冷气逼人,更想到古人生活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听着野兽的嚎叫望着天空里昏黄的残月定然是没有好心情云云。此乃是写月之别调,其实月亮月光只是自然之一景,其美与丑与感受完全是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心境的观照。

      数年前,曾流行一句话叫做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当时听了觉得心里有些颇不舒服。这是一种崇洋媚外思想的真实体现。其实外国和中国本来是有一个月亮的,是一个月亮下的不同的国度。人们看待事物的心态不一样,美好的事物也就变成了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月亮本是一样地具有阴晴圆缺的属性。在皎洁的月光里每每想起异地故国的亲人来,借着千里万里的月华传达心中的思念之情倒是真的人情美的体现。

      赏月历来被看作是文人雅士的专利。这从国家册籍以及古今人的文章中都不难看出端倪。赏月成为了文人附庸风雅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行为。感动月亮的美,发而为诗文便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人类历史上也就增加了不少吟诗山水间不问世事的隐逸之士。说到赏月我还是比较喜欢中秋的月亮。中秋的晚上吃着月饼与水果举头望着天上的明月,那种美感和享受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我想月亮的美本是今古一致的,常常一致的,而中秋月圆时正是桂花盛开蟹儿正肥的时节,千古传颂的佳节使得人们在这节日里更加添了对明月的关注。在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里,人们徒增了对于明月的叹节击赏。至于平日里除了雅兴丰富的诗人,平凡人整日里为了世事而奔波劳碌很难有观赏月亮的心情。

      秋叶会飘落,艳花会凋谢,江山美景也会令人有物是人非之感,唯独这月亮,这亘古常新的明月却长存在我的心中,成为了我心灵的一片栖息之地和精神的家园。

    写景的散文名家名篇摘抄 篇2

      山谷之于我除了是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画,更是一缕缕醉人心魄的味道,每每想起那个美丽的地方,便有种熟悉的味道悄然潜入心里,让我细细品味。山谷永远这么静谧。风儿来过,一走到谷中就没了声息;雨儿来过,轻吟低唱,忽地不见了踪影。兴许是它们怕惊动了山谷的宁静吧。山谷的四季,永远五彩斑斓,绚丽多姿,而我独爱山谷的秋。

      早晨,山谷笼罩在一层薄薄的云雾中。大山、森林、小道、山谷人家仍在静静而甜蜜地沉睡着。因为那一声鸡啼,薄雾微笑着迈着轻盈的步伐离去,大山、森林、小道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轻轻舒展筋骨,抖擞精神,开始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山里的人家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劳作。阳光穿过云层,洒落山谷,为这渐寒的秋增添一份暖意。

      下午的山谷,秋风阵阵,秋意正浓,枫叶早已飘满山谷。因为秋种的 各种农作物已收割完毕,此刻山间的小道正趁机好好休息,以至于整个山谷出奇的寂静。偶尔也会有登高看枫叶的人,把小道从沉睡中惊醒,他们给小道留下了一串串大小不一的脚印,绵延至天边。天边,蓝蓝的天空飘过一朵朵白云,让人总是心旷神怡。林间的小山坡上,午后的暖阳透过稀疏的枝丫落在火红的落叶上,落叶随风飘落在林间、草地上,躺在泥土中、杂草里,给他们增添了明丽的色彩;在阳光照射的树枝间、草地上,偶尔会出现一些跳跃的身影:他们觅食、嬉戏,不时发出婉转动听的声音,这声音在山谷中久久回旋着,让漫山遍野的野菊花也笑开了脸;夏日里终日奔跑的小溪流,这会儿正伴着鸟儿动听的'歌声悄悄入眠呢。

      傍晚,太阳躲到云层后面,山谷人家的炊烟开始袅袅升起,小道上响起归家人们和牛羊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嘀哒嘀哒嘀哒……传至林间,传至山谷的深处,奏起大自然赐予的美妙乐曲,犹如一曲幽远的天籁交响在心底里升起,让人沉醉不知归处。

      山谷的秋,没有春的清丽、夏的妩媚、冬的孤傲;较之于平原、都市的秋,更是少了一分空旷、时尚和华丽。然而,那一份淡然的静谧,那一份让人心醉的美丽和那一份朴实。在我离开多年之后,她仍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存在我的脑海里。

    写景的散文名家名篇摘抄 篇3

      入冬以来,内心一直期盼着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也好再次领会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经典北国风光,可事与愿违,两次小雪之后,再也不见雪的踪迹,不免心生几分遗憾。早晨,天气灰蒙蒙的,偶尔几点细小的雪面洒落,于是,村庄屋舍的红瓦上,均匀地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隐隐约约露出星星点点红妆,红白辉映,如雪中梅意,一见倾心。粉末状的雪花偶尔飘在脸颊,耳畔,一丝清爽的凉意惊起内心的窃喜,又下雪了……

      庆幸的是今天是小年,不必如往常一样匆匆忙忙,可以休闲随意地走走。小城四季的风光,最令我向往的莫过于护城河畔,此时宽约百米玉带一样绕城而卧的护城河,在深深堤坝地庇护下,结着一层薄冰,白皑皑的冰面随着河道一路向前铺开逶迤前行。从家到单位半个小时的路程,每天四次有缘和这条河流相见。河岸两边是依依垂柳,树干上涂着大约一米高左右的白灰 ,已被园林工人修剪过的柳树,疏朗简洁的妆容迎接着新春的到来,韧性飘摇的枝条内蕴发着勃勃生机,只待春天一到,便迸发出鹅黄色的嫩绿,蜿蜒百里的河畔便会笼罩在一团团清扬起舞的绿烟中。

      冬日的河畔,没有了夏日的花红柳绿与蝶舞蜂鸣,粗壮的杨柳卸去了繁华的伞盖,恢复了原本质朴的枝干。枝干间悬挂着喜气洋洋的福字,灯笼,以及中国结,为静谧的河畔增加了欢度新春佳节的祥和气氛。蝉已经在地下美美地冬眠,鱼儿也在冰床下悄悄摆尾,几只麻雀叫喳喳地的在枝丫中欢快地扑腾着,除了来往疾驶而过的车辆之外,没有一丝一毫的喧嚣,宁静清幽,让人心情舒畅。悠长的河岸边,只有我一个人在驻足观望,且让我享受着无边的雅致氛围好了。

      河岸的左边是错落有致的民居房屋,偶尔会传来一两声鸡鸣狗吠,柳枝掩映下,如同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冰洁的河面上,弥漫着一层轻且薄的寒雾,越远雾越大越浓,前面不远处毓清华小区的楼群,在雾色的簇拥下,只露出又高又圆的楼顶,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个隆起圆润的山包,一轮红日静静地挂在山顶上,此刻恍惚感觉身处在云雾缥缈的山水深处,自然,空灵,留白,大自然馈赠的淳朴厚实壮阔的大美荡涤着我塞满尘埃的心胸。

      冰面上有模糊的树的影子,随着太阳慢慢升高,河岸上方的白雾渐渐消失,车辆,房屋,高楼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接近中午,河面右半部分的冰块渐渐融化,形成了一半冰封一半波光潋滟的景观。河岸的右边是商铺,汽车修理,货物运输,贸易商行,吊车挥动着高大坚实的臂膀搬运货物,车辆进进出出,一片繁忙。还有一家油坊,炒制花生胚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河畔,让人情不自禁的吸上几口。梭罗说,湖泊是大地的眼睛,那么这条绵延的护城河就是小城一双波光流转的眼眸,闪动奇光异彩,活色生香。

      沿着河岸边走边看边听,这个闲暇的早晨,清幽的河岸带给我太多美好感受。空气中透着凛冽的寒气,路上车流如织,尤其骑车的人,口罩帽子围巾,包得结结实实,井然有序地滑过大街小巷,奔赴在赶往单位的路上。离开河边,走上东西方向的环城路,只见人行路口站着交通志愿者——一位肩披绶带手举一个高高圆形路牌的姑娘,而且繁华地段每个人行路口都有她们的身影。路牌上写着“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画着一个高高翘起的大拇指,红底黄字,非常醒目。姑娘穿一件黑色长款羽绒服,头上戴着帽子,口罩,手上戴着棉手套,尽管如此,冷冷呼啸的北风中,依然不停在来回跺着脚,看着她冻得发红的脸颊,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难得的节假日,此刻多少人还躲在温暖的被窝中,玩手机,看电视,或者寻一方清净之地休闲娱乐,品味生活的闲适。而此刻,她却选择在冰天雪地里义务站立,为奔波在路上的行人们热情服务,疏导人流,提醒市民注意安全,传递着人间的大爱与大美,无言的'举止给人们送去了严寒中最温馨的暖意,成为小城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看着猎猎寒风中的姑娘,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位年纪接近70的大姨,黑白各半的头发梳成一条长长的大辫子,当年退休后选择在小城临水而居,于繁华地段红绿灯稍南的路边摆一个卖香烟手套矿泉水的流动摊位,每天早晨4点左右骑电动三轮车摆摊,7点上班高潮人群过后就收摊。春夏秋三个季节尚能坚持,可是到了冬天,头顶是飞舞的雪花,脚下是滑溜溜的冰雪,加上年纪越来越大,行走艰难,儿女便不让她干了,“挣不了多少钱,何必这么辛苦劳累呢,每天还要起个大早。”经不住儿女的再三劝说只好决定不去摆摊了。没想到的是接连几天,每天都有常年路过此地买烟的顾客给她打电话,询问不摆摊的缘由,“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天天路过此地摇下车窗随手拿一盒烟就走,非常方便,您不在的这些天,为了买烟,要绕过长长的围栏到对面很远的商店,来回耽误了时间,上班也晚了。”老人听后坐不住了,为了给来往过路的行人一个方便,于是她又重新开始,每天早早地忙碌,尽管收入还是微薄。我偶尔有事早起路过这条街道,总会看到大姨挺直的身影,相视点头微微一笑间,表达出我内心深处的一片敬意。

      像这样普通而又温暖的人和故事,小城还有很多,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环卫工、保洁员、卖早点的摊主、风雪中的邮递员、交警……寒冷的冬天室外工作,可他们依然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平凡的轨迹上抒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以来,小城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明山秀水,滋养出小城人民勤劳善良、赤诚坚强的故国家园情怀,怀揣着对这片故土的深深热爱与眷恋,他们任劳任怨,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坚定地行走在路上;他们默默无闻,不骄不躁,如雪中傲梅,清绝的神韵赫然挑战数九严寒,不言风骨,却自成风骨。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爱小城秀美的冬景,更爱小城质朴的人们。

    写景的散文名家名篇摘抄 篇4

      廉枫到了香港,他见的九龙是几条盘错的运货车的浅轨,似乎有头有尾,有中段,也似乎有隐现的爪牙,甚至在火车头穿度那栅门时似乎有迷漫的云气。中原的念头,虽则有广九车站上高标的大钟的暗示,当然是不能在九龙的云气中幸存。这在事实上也省了许多无谓的感慨。因此眼看着对岸,屋宇像樱花似盛开着的一座山头,如同对着希望的化身,竟然欣欣的上了渡船。从妖龙的脊背上过渡到希望的化身去。

      富庶,真富庶,从街角上的水果摊看到中环乃至上环大街的珠宝店;从悬挂得如同Banyan树一般繁衍的腊食及海味铺看到穿着定阔花边艳色新装走街的粤女;从石子街的花市看到饭店门口陈列着“时鲜”的花狸金钱豹以及在浑水盂内倦卧着的海狗鱼,唯一的印象是一个不容分析的印象:浓密,琳琅。琳琅琳琅,廉枫似乎听得到钟磐相击的声响。富庶,真富庶。Banyan,榕树。

      但看香港,至少玩香港少不了坐吊盘车上山去一趟。这吊着上去是有些好玩。海面,海港,海边,都在轴辘声中继续的往下沉。对岸的山,龙蛇似盘旋着的山脉,也往下沉,但单是直落的往下沉还不奇,妙的是一边你自身凭空的往上提,一边绿的一角海,灰的一陇山,白的方的房屋,高直的树,都怪相的一头吊了起来结果是像一幅画斜提着看似的。同时这边的山头从平放的馒头变成侧竖的,山腰里的屋子从横刺里倾斜了去,相近的树木也跟着平行的来。怪极了。原来一个人从来不想到他自己的地位也有不端正的时候;你坐在吊盘车里只觉得眼前的事物都发了疯,倒竖了起来。

      但吊盘车的车里也有可注意的。一个女性在廉枫的前几行椅座上坐着。她满不管车外拿大顶的世界,她有她的世界。她坐着,屈着一支腿,脑袋有时枕着椅背,眼向着车顶望,一个手指含在唇齿间。这不由人不注意。她是一个少妇与少女间的年轻女子。这不由人不注意,虽则车外的世界都在那里倒竖着玩。 她在前面走。上山。左转弯,右转弯,宕一个。山腰的弧线,她在前面走。沿着山堤,靠着岩壁,转入Aloe丛中,绕着一所房舍,抄一折小径,拾几级石磴,她在前面走。如其山路的姿态是婀娜,她的也是的。灵活的山的腰身,灵活的女人的腰身。浓浓的折叠着,融融的松散着。肌肉的神奇!动的神奇!Aloe,芦荟。

      廉枫心目中的山景,一幅幅的舒展着,有的山背海,有的山套山,有的浓荫,有的巉岩,但不论精粗,每幅的中点总是她,她的动,她的中段的摆动。但当她转入一个比较深奥的山坳时廉枫猛然记起了TannhaHuser的幸运与命运——吃灵魂的薇纳丝。一样的肥满。前面别是她的洞府呒危险,小心了! 她果然进了她的洞府,她居然也回头看来,她竟然似乎在回头时露着微哂的瓠犀。孩子,你敢吗?那洞府径直的石级竟像直通上天。她进了洞了。但这时候路旁又发生一个新现象,惊醒了廉枫“邓浩然”的遐想。一个老婆子操着最破烂的粤音回他要钱,她不是化子,至少不是职业的,因为她现成有她体面的职业。她是一个劳工。她是一个挑砖瓦的。挑砖瓦上山因红毛人要造房子。新鲜的是她同时挑着不止一副重担,她的是局段的回复的运输。挑上一担,走上一节路,空身下来再挑一担上去,如此再下再上,再下再上。

      她不但有了年纪,她并且是个病人,她的喘是哮喘,不仅是登高的喘,她也咳嗽,她有时全身都咳嗽。但她可解释错了。她以为廉枫停步在路中是对她发生了哀怜的趣味;以为看上了她!她实在没有注意到这位年轻人的`眼光曾经飞注到云端里的天梯上。她实想不到在这寂寞的山道上会有与她利益相冲突的现象。她当然不能使她失望。当得成全他的慈悲心。她向他伸直了她的一只焦枯得像贝壳似的手,口里呢喃着在她是最软柔的语调。但“她”已经进洞府了。TannhaHuser,通译汤豪泽,德国十二世纪诗人,后来成为民谣中的英雄人物。薇纳丝,通译维纳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邓浩然”,即上文中的TannhaHuser(汤豪泽)。红毛人,对西方人的蔑称。

      往更高处去。往顶峰的顶上去。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尖,放眼到寥廓的天边,这次的凭眺不是寻常的凭眺。这不是香港,这简直是蓬莱仙岛,廉枫的全身,他的全人,他的全心神,都感到了酣醉,觉得震荡。宇宙的肉身的神奇。动在静中,静在动中的神奇。在一刹那间,在他的眼内,在他的全生命的眼内,这当前的景象幻化成一个神灵的微笑,一折完美的歌调,一朵宇宙的琼花。一朵宇宙的琼花在时空不容分仳的仙掌上俄然的擎出了它全盘的灵异。山的起伏,海的起伏,光的起伏;山的颜色,水的颜色,光的颜色——形成了一种不可比况的空灵,一种不可比况的节奏,一种不可比况的谐和。一方宝石,一球纯晶,一颗珠,一个水泡。

      但这只是一刹那,也许只许一刹那。在这刹那间廉枫觉得他的脉搏都止息了跳动。他化入了宇宙的脉搏。在这刹那间一切都融合了,一切都消纳了,一切都停止了它本体的现象的动作来参加这“刹那的神奇”的伟大的化生。在这刹那间他上山来心头累聚着的杂格的印象与思绪梦似的消失了踪影。倒挂的一角海,龙的爪牙,少妇的腰身,老妇人的手与乞讨的碎琐,薇纳丝的洞府,全没了。但转瞬间现象的世界重复回还。

      一层纱幕,适才睁眼纵览时顿然揭去的那一层纱幕,重复不容商榷的盖上了大地。在你也回复了各自的辨认的感觉这景色是美,美极了的,但不再是方才那整个的灵异。另一种文法,另一种关键,另一种意义也许,但不再是那个。它的来与它的去,正如恋爱,正如信仰,不是意力可以支配,可以作主的。他这时候可以分别的赏识这一峰是一个秀挺的莲苞,那一屿像一只雄蹲的海豹,或是那湾海像一钩的眉月;他也能欣赏这幅天然画图的色彩与线条的配置,透视的匀整或是别的什么,但他见的只是一座山峰,一湾海,或是一幅画图。他尤其惊讶那波光的灵秀,有的是绿玉,有的是紫晶,有的是琥珀,有的是翡翠,这波光接连着山岚的晴霭,化成一种异样的珠光,扫荡着无际的青空,但就这也是可以指点,可以比况给你身旁的友伴的一类诗意,也不再是初起那回事。这层遮隔的纱幕是盖定的了。

      因此廉枫拾步下山时心胸的舒爽与恬适不是不和杂着,虽则是隐隐的,一些无名的惆怅。过山腰时他又飞眼望了望那“洞府”,也向路侧寻觅那挑砖瓦的老妇,她还是忙着搬运着她那搬运不完的重担,但她对他犹是对“她”兴趣远不如上山时的那样馥郁了。他到半山的凉座地方坐下来休息时,他的思想几乎完全中止了活动。

    写景的散文名家名篇摘抄 篇5

      写景作文800字幽幽巷,浓浓情浙江省嵊州市剡山/袁小宝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缭绕起一阵扑朔迷离的烟雾。寒假来乌镇旅游的这几天,雨总是无休止地洗礼着大地,一丝丝的雨韵,像丝竹的声音,幽怨舒缓。我、父亲和奶奶三人,走在这乌镇的青石小巷中。踏着古朴的青石板,看着小巷两旁的店铺,让人生出一种淡淡的惆怅,生出一种隐约的'怀想?雨中的乌镇,显得更具诗情画意。但此时,我们都无心欣赏这古朴的乌镇风光,雨,仿佛滴落在我们心底,每个人的心都充满了犹豫和不安。三个人,一把伞。伞本来就小,中间要挤下三个人,就更不容易了,父亲持着伞,站在中间。不知该向我倾,还是向奶奶斜。雨顺着伞檐,滴落在我的肩头,在这严寒的冬日里,一阵寒意顿时袭击我的全身。父亲似乎感到了重大的责任感,又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会儿向我倾,一会儿又向奶奶斜去?奶奶瘦小的身躯在寒风中打了一个寒颤,却仍笑笑说:“我没事,别让小宝冻着了”说完,便挪出几步,把雨伞推向了我。此刻,屋檐下的鸟儿依偎着自己的雏儿,奋力张开翅膀为小鸟遮风避雨,雨珠却一滴滴打落在鸟妈妈的羽毛上?看到这一幕,我抬头望望体弱多病的奶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苦涩的幸福。雨仍然不停地从天际滑落,一颗颗,一滴滴,仍那么纯洁晶莹。(论文范文)但这一次,它却缺少了人情味。见到奶奶在雨中艰难地前进,父亲心里自然忐忑不安,在不经意间,他一把将我拉到中间,自己侧身退出。一瞬间,雨伞温馨地遮住了我和奶奶。走在雨中,父亲笑笑说:“我没事,这点小雨奈何不了我!你们可千万别感冒了。”父亲高大的身影挡在了风雨的最前方,望着它,我仿佛看到了一堵最坚固而温暖的墙,那是我永远的依靠。有了雨伞与父亲的遮护,我和奶奶置身于一片明澈而温暖的空间中,而父亲则在风雨中不断坚持着,雨,无情地打在父亲的脸上,肩上,身上。顿时,我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感动。就这样一直沉默地走着,谁也没有打破这份沉寂,谁都却享受着这份亲情中流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