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优选7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我心中充满感慨。写下读后感是记录收获和思考的好方式,绝不能草率了事。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并带来共鸣。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篇1
在古时候,祝家庄的祝员外有一个小女儿,名叫祝英台。祝英台自幼十分聪颖,一直想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求学。
祝英台到了十六岁时,她说服了父亲,把自己变成书生模样,把丫鬟银心扮作书童,就上路了。
祝英台走啊走,天就下起了大雨,祝英台和银心就躲到了附近的一个亭子里。正巧有一位书生也在里面躲雨,这位书生名叫梁山伯,也是要去求学的。他们志趣相投,结拜为了异姓兄弟。从此,梁山伯和祝英台就在书院里一起读书写字,谈诗论文,感情渐渐深厚了起来,时光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年。
有一天,祝英台收到了父亲的家书,心中父亲说他们病倒在床,要祝英台快快回家。于是,祝英台就告诉师母自己是女儿身,求师母做媒,让她和梁山伯成亲。在回家的路上,祝英台告诉梁山伯,要把家中的九妹许配给他,并约定好相见的日期,他们依依不舍地相别了。
祝英台回到家中,父亲告诉祝英台已经把她许配给了马太守的儿子马文才。祝英台告诉父亲自己和梁山伯的事,祝员外勃然大怒,并命令她不得出家门半步。
梁山伯此时已经从师母口中知道了祝英台就是九妹,于是按照预定的日期来到了祝英台家,可却被祝员外赶出了门外。梁山伯从楼台上看到了祝英台,他们流着眼泪,谁也说不出话来。梁山伯回到客栈,辗转反侧睡不着觉,没过几天就得了病去世了,店家把他葬在了路边的荒郊。
到了祝英台出嫁的日子,她坐上花轿,打扮得十分艳丽。当轿子行到了梁山伯的墓前,祝英台跳下轿子,顿时电闪雷鸣,坟墓裂开了一条缝。祝英台跳入墓中,坟墓马上合拢了。
雨过天晴,坟墓里就飞出了两只花蝴蝶,人们都说它们是梁山伯和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篇2
《梁祝》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也就有各种表现形式,无论是戏曲、音乐都那么深入人心,到当代,影视剧以之为题材的也广受欢迎。拿起这本《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初看以为是用皮影戏为底本拍摄而成的画册,仔细翻阅,才发现,是仿皮影戏表现形式的绘本。
一时不察,险些着了道,当皮影戏扯谈半天的话,就未免南辕北辙了。这套绘本的人物形象借鉴皮影戏的造型,人物形制处处显露出皮影刀工的波磔刃痕,在一个画册中看到,是挺新鲜的。场景中的楼台花树,却不是皮影,有一点水墨丹青的影子,两相搭配,是种创新,也是古老文化用新形式表现的一种传承。
电影《神鞭》里,傻二剪掉了辫子,可以有底气地说出:“辫子剪了神还在!”头上的功夫改为射手的出神入化,对着老玩意抱残守缺,傻二明白行不通了。对于古旧艺术的发展,恐怕都涉及一个如何现代化的问题,要考虑传播、受众,当然重中之重的是经济,旧范早已失去了所依存的时空,一切终得变。一件技艺一旦沦为物质文化遗产,恐怕是不祥的事情。稀缺而保护,就没了群众基础,于街头喜闻乐见,还是登堂入室成为博物的遗存,哎,如何抉择?从这点考虑,这本画册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并予以创新的过程,是值得鼓励和不断尝试的事情。
画册中有两种美:其一人物衣饰的富丽之美,衣饰纹理为刀工镌镂之姿,带上点象征意味的锦簇;其二建筑场景的绘笔呈现中国建筑的对称之美,院落多呈正形,亭台横截金字,门户舟楫于规则和散落间对称相映,祥云、山壑、银杏叶乃至蝴蝶都有传统的对称之美,带一点剪纸艺术的特征,这些融汇是颇具匠心的,在如今日本漫画横行的时代,美术工作者有志创新,追溯传统,彰显中国风,是值得称道的。
如若要煞下风景,讲些不足,书中人物形象采用皮影戏形制,稍显呆板。人物那番形容和动作有千人一面感,卡通形象是不能脱去人物表情形色的。因仿皮影,形制单一,是天生的瑕疵,面部的喜怒哀乐,不能呈现,梁山伯、祝英台、书童、婢女全部一副丹凤眼,人人沾染点绛唇。皮影戏是动态的,有唱作能弥补这种表现方式的不足,搬上画册就不具备这样的优势,此系作者该认真思考和修正的地方。
随书还附赠著名扬琴表演艺术家郭敏弹奏曲《梁祝》的欣赏方式,聆听一会儿,头脑中幻化出动态,乐与画在心中凝成一段凄美情景,才可谓“化蝶重起舞,情致方翩翩”。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篇3
暑假里我读了《中国民间故事》,这是一本承载了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书。
这本书汇集了中国千百年历史中各个地区独具特色的传说。每个故事互不相同,或给我们知识,或给我们鼓励,但一样的书它们都传递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善宝和恶报》。《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的是祝英台女扮男装上学,和梁山伯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返乡后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姑娘后便去提亲,但是被祝英台的家人嫌弃他无权无势,拒绝了。回去后他便郁郁寡欢一病不起,去世了。祝英台被迫嫁给了太守的儿子,出嫁那天,花轿行到梁山伯墓前,祝英台便投墓化蝶。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两人唯美彻骨的爱情,更佩服祝英台敢于反抗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的勇气。
而《善报和恶报》讲述的`则是穷渔夫捕到了一条小金鱼,但是小金鱼苦苦哀求渔夫放了它。渔夫心软了便放了小金鱼。作为报答,小金鱼给了渔夫一堆金币,渔夫从此变得富有。他的黑心财主哥哥打听到了渔夫变富有的原因,便也去捕鱼。终于捕到小金鱼,结果却被咬掉了一只手。这则故事告诉了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要心存善念,而不能贪得无厌。
《中国民间故事》结合了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运用丰富的想象,用散文的形式讲述故事,使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是一本值得观看的好书。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篇4
这是一个令人熟知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中华文化中关于爱情的传说一直在被传颂,即便不识字的老人也能绘声绘色的讲出水漫金山,孟姜女哭长城啊,七夕的晚上要到葡萄架下听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等等。
我是从什么时候知道化蝶的?老人给讲的?看书看到的?只记得佩服他们对爱情的追求和勇气。由绘本界大师、日本福音馆唐亚明老师和专职从事绘本创作的于虹呈联手精心制作出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唐亚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和东京大学研究生院,著有小说《翡翠露》和图画书《哪吒闹海》《西游记》等多种作品,于虹呈创作了《盘中餐》、《元宵节》等作品。如此经验丰富的作者再加上国际扬琴协会会员、旅日扬琴表演艺术家郭敏的精心演奏,一个常见的故事似乎有些不同了。
30cm*26cm的大版本超出我的想象,封面上大朵的牡丹花旁边两只蝴蝶翩翩飞舞,这种画风令我想起了小时候贴在墙上的年画,好熟悉好亲切。讲故事之前扫描了二维码,熟悉的梁祝的音乐声缓缓响起,在音乐中读书也是这本书的特色之一吧。翻开故事的第一页,刚刚去博物馆参观过的皮影展的孩子就惊喜地说:这个不是皮影么。的确整本书参照了传统皮影的刀法,刀刻镂空出图画的轮廓,别致新颖,一动一静皆有不同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整套书中除了必要的人物之外,增加了很多动物神兽在里面若隐若现,为这本书增加了很多情趣。通篇的画面丰富大气,色彩绚烂而不浓烈,很柔和,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
配合着扬琴的美妙的音乐声,故事缓缓展开,好学的祝英台软磨硬泡的恳求父亲要外出求学,之后路上偶遇同来求学的梁山伯,二人结伴而行,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的两个人在草桥义结金兰,到达杭州之后二人一起学习,同读书同弹琴同游河山,同窗整整三年,随着要祝英台返乡的家书传来,祝英台必须回家了,不忍离别的梁山伯以也要回家为由送祝英台,祝英台不忍就此天涯陌路,一路之上不断提示点化梁山伯,但忠实憨厚的梁山伯未曾领悟,祝英台无奈之下以家有九妹为由与梁山伯定下婚约。待一年后,梁山伯学业完成,前去提亲才惊觉九妹就是祝英台,而此时祝英台已被另许人家,凄然而别的二人,虽然奋力斗争但难以扭转局面,梁山伯忧郁而逝,英台被迫出嫁,出嫁途中经过山伯墓前祭拜时哀恸大哭,坟墓裂开后,英台跃入墓中,后有彩虹出现,蝴蝶翩翩而出。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以简练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略带神话色彩。祝英台的好学和勇于追求爱情的精神及梁山伯忠厚重情重信刻画得形象鲜明。整个读书过程中,孩子一直很专注的听着看着,偶尔很惊奇插句话说:他们坐船神兽在划船哎!随着20多分钟的音乐声结束故事也讲完了,孩子还意犹未尽:他们一定是变成蝴蝶了吧,看好多神兽总围绕着他们,肯定是在保护他们,夏天看到的在一起一对一对飞舞的蝴蝶应该是他们吧。
这本书充满着浓郁的中国元素,画面精美独特,文字简练流畅,虽是个熟知的故事,也能读到不一样的东西,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值得收藏。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篇5
曾经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月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中国民间故事》。故事里有: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孟姜女哭长城、日月潭、王二小等故事。
而且这本书里文字优美,插图栩栩如生,向我们讲述了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美丽故事。这些故事如颗颗珍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又如丝丝春雨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故事中的人物多姿多彩,有美丽动人的荷花仙子,有坚强不曲的勇士干将,还有聪明伶俐的牧童……这些人物演绎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正义永远战胜邪恶,善良的.人一定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夸父追日》,这个故事讲了夸父为人类做有意义的事情,让人类世界不再寒冷黑暗,所以决心抓住太阳。夸父用尽全力拼命的追呀追呀!转眼间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可夸父还是未曾追上太阳,夸父一点儿也不气馁,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追上太阳,不然绝不停下。读到这儿我体会到,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不怕艰苦,在达到目标前绝对不退缩的人。看出了夸父无论上天入地也一定要抓住太阳的决心,也看出了夸父葬身自己的身体与生命,也要为人们斩除黑暗。
以后,我还要看更多的民间故事,因为小小故事里总是蕴藏大道理。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篇6
从快递员手中拿过这本书,没拆开时就感觉是一本画册,拆开一看,好精致的绘本。封页上盛开的牡丹和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很是吸引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中国古代汉族的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被誉为千古绝唱,在世界上更是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简略翻了一下图书后,描述下这册绘本的基本情况吧:皮影戏元素加传统水墨画风格展现了《梁祝》最经典的17个场景,由绘本界大师、日本福音馆资深编辑唐亚明老师的臻美文字与新锐绘本作者于虹呈独特画风的完美搭配,赏心悦目之余更能轻松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与美,让孩子更能感受到其中的中国文化。
此绘本的绘画很有特色(不是美术专业的,可能用词不是很准确),线条看起来是镂空的,色彩有晕染的效果,有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图画中有些不知名的动物,与整个画面浑然一体,有些神秘诡异的感觉,书箱、折扇、雨伞之类的物件也融入其中。在阅读这本书时,一定不能忘了扫描二维码,听着国际扬琴协会会员、旅日扬琴表演艺术家郭敏的经典作品《梁祝》,让听、读和看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独特丰富的画面、悠扬舒畅的语言,将孩子带回到那传说开始的地方,真正实现在音乐中阅读。
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夜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风雨共济长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俊逸儒生风流种,窈窕碧玉亦多情。花前月下常相会,撮土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
生不相守死相从,黄泉路上结伴行。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情。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不过对于小孩子来说,讲解这样凄美的爱情故事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祝的情,终究感天动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故事对于孩子来说可能难于理解,但是女扮男装、化蝶、人物剪影、神明鸟兽之类的会很有趣,可能会牢记于心,而阅读的乐趣就在此,不在于一次两次让孩子读懂,明白什么道理之类的,从中能得益就好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篇7
这绝对是一本经典的中国风绘本。
梁祝的故事,流传已久。这是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多多少少听过这个故事。在美丽的杭州,还有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共同求学的“万松书院”,踏进书院,仿佛穿越到了梁祝同窗共读的那个时光里。而杭州西湖边的观光车上,播放的正是动听的梁祝乐曲。还有我们听过的戏曲选段“十八相送”、“我家有个小九妹”、等等,无不出自梁祝故事。自从我给小不点讲过一些关于梁祝的故事以后,小不点就经常缠着我讲这个故事。但是梁祝的故事真要讲起来,可不短,而且其中有些太多片断,尤其是祝英台抗婚、梁山伯病殁的情节,太过凄凉悲伤,如果一五一十讲给小孩子听,感觉不太合适。所以,我在想怎样精简一些,用孩子的语言来讲,能让孩子容易理解又会伤及孩子的心灵。无奈自己水平有限,绞尽脑汁,总觉得讲不好。
然,这本《梁山伯与祝英台》绘本,解除了我的困惑,帮了我这个忙,绘本,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图书类型。有精美的图画、有简洁且适合孩子阅读的文字。这本书,图画可不是一般的图画,而是孩子们喜欢的皮影。因为带小不点看过皮影戏,所以,一看到这本书时,就立马认出来是皮影,惊叹不已,直呼“好看”!说自己太喜欢这样的书了。
于是,仔细认真读了好几遍。
唐亚明老师描写的梁祝故事忠于民间传说故事的原版,也就是我们从小听得最多的版本。而文字则精简了许多,但是却没有遗漏时间地点,将这个民间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理位置做了非常明确的交待,正好与真实的景点相吻合。故事讲述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也是去杭州的书院求学,两人结伴而行,同窗三载,情投意合。可惜英台奉父母之命断学回家,但是英台早就托心于梁山伯,在二人十八相送之时,暗示梁山伯来家娶“小九妹”,可惜山伯来晚,英台在父母催促之下要嫁给马家公子。山伯回家之后,思念过度,病殁。痴情的英台假意答应了出嫁,在迎亲花轿途经梁山伯墓地时,下来祭拜、哭诉悲怨,或许是上天被二人的痴情所感动,坟包裂开大缝,英台跳入坟中,坟墓合拢,雨过天晴后,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两只蝴蝶比翼双飞,正是美好的寓意和结局。
最新更新
- 读后感大全800字左右高中生2025-01-23
- 名著读后感大全500字(经典9篇)2025-01-24
- 西游记读后感三百字(汇集八篇)2025-01-19
- 狼王梦读后感300字2025-01-20
- 长征读后感400字(经典8篇)2025-01-19
- 我有友情要出租读后感(精选十篇)2025-01-21
- 保卫延安读后感3000字2025-01-24
- 昆虫记读后感400字(精品7篇)2025-01-19
- 小猫钓鱼的故事读后感2025-01-21
- 瓦尔登湖经济篇读后感(必备九篇)2025-01-18